京都嘉賓訪作家吳偉丞先生隨記

京都嘉賓訪作家吳偉丞先生隨記

Visiting Taiwanese ceramics artist, Wei-Cheng, Wu with our guests from Kyoto.

  在「茶與周縁」高雄與台北兩地新作分享茶會的行程間,我們特別安排並陪同來自京都的兩位客座來賓-池半茶室主人・小嶋万太郎、產品設計師三上嘉啓前往台中拜訪陶藝作家吳偉丞先生。
秋陽隨行的登訪日,和煦光線中迎來吳老師親和款待,於此開啟台日設計、工藝、茶文化的交流對話。

  步入吳老師的工作室中,放眼可見金屬與木質的架構與家飾,陶製的生活器作則穩妥地坐臥其中。茶桌上兩只深褐色方托,於內盛著吳老師慣用之茶器作品,自然地形成席上視線專注之邊界,引以我們入座。
  近年透過網路和吳老師相互關注互動的兩位,終於實際會面,相互寒暄後我們和吳老師分享了此次「茶與周縁」的展覽緣由,以及三上嘉啓先生帶來的珐瑯組合爐與鋁疊茶托之設計。

  吳老師以其自身陶作爲我們沖泡他常品用的凍頂茶,笑談自身對於焙火的喜愛與時歲俱增,小嶋先生也和老師分享了來自富士山麓的中焙清香烏龍。此款茶品的誕生係為小嶋先生熟識之日本製茶師多年前來台,至新竹修業學習東方美人製茶工藝之成果,兩支茶款雖製法近似,但因採自台、日不同產區及茶種而各呈相異個性。

  茶盤上幾件錫製茶則不時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這幾件吳老師保留在手邊的茶則作品原型由幾何的線條構成,多角度的方向選用也兼具應用於尺寸各異的茶葉或壺口的引導置茶,而金屬表面經過時間琢磨呈現若霧砂的質地格外迷人。

  幾道茶湯過後,連日奔波的三上與小嶋先生似乎也卸下忙碌行程所累積的緊張和疲勞,眼裏盡是對吳老師創作的好奇光芒,吳老師於是帶領我們參觀工作室和空間中的作品。

  「吳偉丞先生的作品呈現時常帶入幾何切割的視角」小嶋先生如此說道,並分享自己在吳老師與安藤雅信先生過去的一場合作中收藏了一件鐵件框架創作,如結界般的存在感與力量令當時的他感到十分驚艷,爾後也將其運用在茶席主客之間的定位示意,也因此好奇老師是否原先就有意將結界的意涵設定加諸於上。

「我想我的作品更貼近建築的感受,但也許那也是一種模糊定義的結界」老師回道。

  談及結界,便聯想起三上先生先前分享的作品,係為今年四月於京都興盛寺為已歷時1600年的「朝日燒」所策劃的展覽-Asahiyaki 423 Exhibition。三上先生透過壓克力和鏡面反射茶碗不易被端看鑑賞的高台細節與底部,讓觀者視角得以聚焦茶碗創作之靈魂關鍵,並以竹圍與光圈框架出有形與無形的圓形結界,圈內集結跨十六代傳人的各期作品,傳遞穿越時空的連結。

  「透過展覽的結構-竹圈的邊緣、代表水的鏡子和象徵歷史的容器-在一個圓圈內呈現和諧的樣貌,以及宇治市由茶建立的紐帶和群落生境」— 三上嘉啓

  自2018年,三上先生便開始與傳統工藝的工房職人們共同合作,關注與植物、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係性的創作行為。近年師事「茶絲道」主理堀口一子老師,開始著墨茶席間器物角色之表現。

  「過去我待在產品設計的產業中,看見生產鏈中尚存在許多對自然環境不友善的消耗。多年前因緣際會開始接觸茶,並開始習茶,我理解到茶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可循環的,也因此在發想茶道具設計時也更加留心『取之自然、回饋自然』的信念。」— 三上嘉啓

  三上先生也對同樣有著設計背景,並於茶相關領域進行創作的吳老師提問:「老師在製作作品前會先畫設計圖嗎?還是都是憑藉著感覺直接進行呢?」「平時有靈感的時候便會筆記下來,但不一定會按圖操作。畢竟是在製作這類自己也會使用的器物,過程中就比較會有創作上的調整和變動。」老師回道。

  不同於工藝作家創作的脈絡,產品設計師必須有完整、明確的構思和圖面才能去執行。無論是珐瑯組合爐抑或是鋁疊茶托,都是經過多次形制的嘗試與溝通執行才能有最終的成品。值得一提的是,在三上先生的這兩項新作中也將工業與工藝連接、交匯-將方體爐座拆組,加以收納移動的概念;

  透過與珐瑯老舖工房研製調配釉料,燒結別於傳統均一亮面的粉霧質地,與無以重複的自然紋理;或由機器切削鋁片後,一一以手工打磨每只杯托的邊角及表面紋路-都在過程中留下了更多關於工藝和人的痕跡。

  聞此,吳老師也分享調製釉藥與燒結溫度之掌控,以及親自設計發想大型金屬構件後,委託專業金工職人完成之經驗談。創作或設計,也許皆是因解決「用」之問題進而生成「美」的手法,也是心法。

  隨著科技與工業技術日新月異,傳統工藝趨於式微,也因此彌足珍貴。三上先生提到:「琺瑯也曾被運用在汽車零件,是具備絕佳耐熱性質的素材,現今已漸被取代,也希望透過新創作的發想為具備熟稔技術的職人們帶來更多發揮的可能。」
「現今3D列印也已發展出以環保素材射出的技術,產品設計師也可突破過往框架,以貼近自然角度思考,也期待未來工業製程與傳統工藝結合的可能性。」

  互相交流作品的過程中,發現吳老師的蓋碗與茶杯之足底與三上先生的茶托圓凹尺寸竟不謀而合。無論是曲面與直線、新制或傳統的茶器,在這一片方舟上皆形成了賞心悅目的構圖。橫與豎的遞茶過程間也多了些觀賞的角度。「這就如同杯子的舞台」吳老師如此說道。

  模擬置壺於爐上煮水情境,一把形似功夫茶煨煮壺的日本常滑燒急須,依坐在珐瑯爐上,我們笑說正巧成了「天圓地方」,而熟知日本茶道具歷史的小嶋先生與爐之設計者三上先生聽聞後,皆訝於中式美學中的意象竟也與神社建築的表現共通。

  為感謝吳老師無私的招待,我們餽贈組合爐希望其能常伴老師的茶靜日子。最後老師也慷慨地和我們分享了無界 Landscape 系列茶海作品,似日月般交集的圓中,或蘊藏著廣闊的天地萬象。

  再次感謝因「茶與周縁」而起,所帶來之一期一會,也期待作品們在許多角落燃起更多交集火花。

_

More infos:
「茶ト周縁」茶會客座嘉賓介紹
三上嘉啓|組合式珐瑯爐座系列作品


採訪編輯・攝影紀錄/ Sih-Jin,Li.
翻譯校閱/ Kai-Ting,Lin.
展覽企劃/ 泊・月白 moonmist
茶會協辦/ ASABAN TEA
特別銘謝/ 吳偉丞 Wei-Cheng, Wu

_
註:採訪圖文智慧權屬泊・月白與相關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任意擷取使用

All rights reserved by moonmist atelier.